香港國際機場三跑系統昨日全面啟用,標誌着本港航空業邁向新里程。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,第三條跑道的投入運作將大幅提升機場運力,鞏固了香港作為「超級聯繫人」的角色。香港以港為名,憑港而興,三跑新航空港就位,既可更好滿足現時需求,亦提供更好交通基建條件,有利尋找經濟新增長點,應充分發揮其新優勢,從而實現效用最大化。
當局預計,三跑系統將令香港機場升降量由每小時69架提升至未來的102架,運營處理能力遠超以往;至2035年,每年能應付1.2億人次旅客及1000萬噸貨物。這對於恢復疫情後的航空運力目標,無疑是一劑強心針,有望加速實現物流、客流等多方面的更高效暢通。在物流方面,香港早已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空貨運中心,三跑啟用將進一步強化其效率與貨運容量,尤其在共建「一帶一路」的大機遇下,以及香港與東盟、阿拉伯國家、以及拉美近期簽署一系列的自由貿易協定,有需要開拓更多航點,使香港在「空中絲綢之路」中的角色更舉足輕重。在客運方面,無論是國際旅客經香港中轉內地,還是內地居民取道香港走出國門,三跑將更完善相關「引進來」和「走出去」的航空網絡覆蓋,更有條件增加航點、增密班次,繼而降低營運成本和提供升降彈性,吸引更多海內外航空公司特別是廉航進駐,使本港市民及遊客出行有多元選擇。再者,港府正爭取擴大「一周一行」試點,推廣亞洲國際都會、盛事之都,三跑利便八方旅客前來,亦可刺激香港旅遊業,並促進「機場城市」的建設。
大灣區內機場眾多,深圳寶安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等發展迅速,當中合作機遇大於競爭,攜手發展的協同效益巨大。日前機管局正式入股珠海機場35%股權正是示範,香港機場的國際網絡與珠海機場的國內網絡相結合,「經珠港飛」便可構建高效的物流供應鏈。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機場的基地航空公司可探討更好分工,香港偏重國際航線,其他城市則長於區域和短程航班,形成大灣區各機場的優勢互補。當局宜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協調,加速推進空域共享協議,增加新移交點等,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,共同打造世界級機場群。
基建以外,人手供應也要追上,機管局預計香港航空業至今年底人力需求約6.9萬人,當中缺口高達1.6萬人,多約七成半為前線職位空缺。這意味着三跑落成後,還有航空業人手短缺問題須要處理,若要保證機場提供優質服務,有關方面要加強航空、機械工程等人才培訓,同時吸納更多輪入人才投身至機場航空業,彌補職位空缺。在此基礎上,亦要推動灣區航空維修基地建設,並強化航空科技創新合作,結合內地資源,以完善粵港航空產業鏈。
總之,要充分發揮三跑巨大潛力,一則,通過深化大灣區內的航空物流及客運互聯互通 ,分工協作,提升旅客體驗,助力灣區形成世界級機場群;二則利用機場運力增強,推動香港經濟發展,並須藉此打開新格局,尋覓新機遇,發展機場城市,建設世界領先新地標,利用三跑及機場大引擎,助力香港經濟蓬勃,達致發展新目標。(香港商報評論員 王楚竣)
頂圖:三跑道系統昨日正式啟用,不同跑道上的飛機可以同時起飛。中新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