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「青年創研庫」今日(24日)公布「經濟轉型下青年的應對與準備」研究報告。結果顯示600名受訪本港青年中,84.5%同意「香港經濟需要變革」,39.7%則認為香港整體經濟發展前景理想。
據了解,研究是在今年9月28日至10月4日訪問600名18至34歲香港青年,另與20名在職青年個案深入訪談。82.2%同意面對不穩定經濟環境,改變航道是在所難免,但80.3%受訪青年不會考慮轉型,大多不知道轉型方向。至於分別有超過八成受訪青年認為「推動盛事經濟」、「發展數字經濟,推動新質生產力」及「鞏固八大中心建設」等策略,有助促進本港經濟發展,各估(84.7%)、(83.2%)與(81.5%)。另有超過8成半同意「培育本地人才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」及「學習新科技是未來就業的關鍵能力」,分別為(87.2%)和86.7%。
受訪個案提到面對產業轉型期,自身的就業技能未必符合市場需求匹配,擔心未能跟上轉型步伐,上述想法和憂慮反映青年在轉型方面既遇到實際困難,亦受制於信心不足的障礙。至於受訪專家和學者稱,香港在經濟轉型路上需有相應人才配套支持,如「八大中心」定位、新型工業化、創科機遇等發展策略,在吸引人才來港時,亦要致力培育本地人才。他們建議本港青年應發揮具國際視野的優勢,積極裝備自己,深入了解當前發展方向及相關政策,融入職涯規劃,包括增加「一帶一路」共建國家和大灣區的接觸與認識,把握新興市場帶來之發展機遇。
青年創研庫經濟就業組召集人劉漢耀引述研究報告,本港應推動應用科學大學與企業合作,開辦配合未來產業需求的技術培訓課程,同時鼓勵企業引入帶薪學習假期及退稅誘因,藉此加強培育本地人才。
青年創研庫經濟就業組成員廖智樑建議當局可鼓勵開辦更多「一帶一路」專上學位課程和短期課程,內容涵蓋東南亞、中東及南美洲等新興地區,並善用香港優勢提供實習與短期工作,以培育通曉新興市場的人才,提升青年就業競爭力。
另一成員趙一嵐建議當局在平衡教學質素下,檢視合資格網上課程的審批條款,增加持續進修基金網上課程選擇,並了解培訓機構申請過程中的困難,提出適切支援。
第三位成員葉梓聰補充,當局可考慮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(MOOCs)納入扣稅範疇,減輕青年進修的經濟負擔。
頂圖:(左起)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陸家穎、青年創研庫經濟就業組成員廖智樑、召集人劉漢耀、成員趙一嵐及葉梓聰